👋 个人碎碎念

资讯文档 / Bing 每日壁纸

👉 实用工具 / GitHub 项目

https://tg.okhk.net
Stoplight Elements - 基于 OpenAPI 和 Markdown 的 API 文档生成工具

https://github.com/stoplightio/elements

Stoplight Elements 是一个基于 OpenAPI 和 Markdown 的 API 文档生成工具。

它提供了一组可嵌入的 React 组件和 Web 组件, 可用于构建美观、交互式的 API 文档。

支持 OpenAPI 规范,可以自动生成 API 文档
支持 Markdown 格式,可以添加自定义文档内容
提供 React 组件和 Web 组件两种使用方式,方便集成到不同的应用中
计划支持 API 控制台、自动代码示例、自动示例等功能

#Doc #Tool #DevOps #GitHub GitHub - stoplightio/elements: Build beautiful, interactive API Docs with embeddable React or Web Components, powered by OpenAPI…
https://github.com/zakirullin/cognitive-load

“认知负荷”是开发者在程序设计和维护中面临的最大挑战,读代码远比写代码更花时间。
在写代码时应反复问:这段代码会不会给后来维护者带来不必要的或者超标的认知负荷?

⦁ 认知负荷指开发者在理解和修改代码时大脑需要“记住”的信息量,而人脑工作记忆大约只能同时处理 4 个“信息块”,超出后就容易迷糊、出错,效率低。
⦁ 软件开发中,很多复杂代码、晦涩设计、过度拆分模块、深层继承等都会额外增加认知负荷,尤其是“非本质负荷”(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)可以且应该被尽量减少。
⦁ 提倡通过好命名、减少复杂条件、避免过深的继承层次、倾向用组合而非继承、尽量用“深度”模块隐藏复杂度、简化语言特性和接口设计来降低认知负荷。
⦁ 文档举了很多清晰实例,比如:
⦁ 复杂条件拆解成有意义的中间变量,帮大脑减负;
⦁ 用“快速返回”代替多层嵌套 if,专注主要的好路径;
⦁ 不要过度拆分成过多浅层模块,跳来跳去要记很多上下文;
⦁ 代码写得越“花哨”反而更难长久维护,简单清晰才是王道;
⦁ 微服务过度拆分也会把认知负荷和沟通成本推升到爆表。
#Doc #GitHub GitHub - zakirullin/cognitive-load: 🧠 Cognitive Load is what matters
Agentic Design Patterns - AI Agent 设计模式
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rsaK53T3Lg5KoGwvf8ukOUvbELRtH-V0LnOIFDxBryE

谷歌专家 Antonio Gulli 编写,深入探讨 AI Agent 设计的实用范式与架构,打破传统 LLM 局限,推动 AI Agent 演进。

《Agentic Design Patterns》是由 Antonio Gulli 撰写的一本关于构建智能系统的实用指南,本书详细介绍了智能体的设计模式,包括如何通过提示链(Prompt Chaining)、路由(Routing)、并行化(Parallelization)、反射(Reflection)、工具使用(Tool Use)、规划(Planning)和多智能体系统(Multi-Agent)等技术来构建智能系统。书中还涵盖了内存管理、学习与适应、模型上下文协议(MCP)、目标设定与监控等关键概念。此外,还讨论了异常处理与恢复、人在回路(Human-in-the-Loop)、知识检索(RAG)、智能体之间的通信(A2A)、资源感知优化、推理技术、守护轨迹 / 安全模式、评估与监控、优先级设定、探索与发现等高级主题。

#AI #Doc
WeKnora - 基于 LLM 的文档理解检索框架

https://github.com/Tencent/WeKnora

WeKnora(维娜拉) 是腾讯开源的一款基于大语言模型(LLM)的文档理解与语义检索框架,专为结构复杂、内容异构的文档场景而打造。

框架采用模块化架构,融合多模态预处理、语义向量索引、智能召回与大模型生成推理,构建起高效、可控的文档问答流程。核心检索流程基于 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 机制,将上下文相关片段与语言模型结合,实现更高质量的语义回答。

#AI #Tool #Doc #GitHub GitHub - Tencent/WeKnora: LLM-powered framework for deep document understanding, semantic retrieval, and context-aware answers…
OverType - 轻量优雅的 Markdown 编辑器

https://github.com/panphora/overtype

https://news.ycombinator.com/item?id=44932651

OverType 是一个轻量级的 Markdown 编辑器库,使用透明文本区域(textarea)覆盖技术实现完美的 WYSIWYG 对齐。

透明文本区域覆盖 — 在样式化预览上覆盖透明输入层,实现无缝编辑
全局主题 — 提供 Solar(浅色)和 Cave(深色)两种主题
键盘快捷键 — 常见的 Markdown 快捷键(如 Cmd / Ctrl + B 加粗)
移动端优化 — 响应式设计,包含移动端专用样式
DOM 持久化感知 — 可从现有 DOM 中恢复(适用于 HyperClay 等平台)
轻量级 — 压缩后大小约 45 KB
可选工具栏 — 简洁、最小化的工具栏,包含所有基本格式化功能
智能快捷键 — 保留选择的情况下应用快捷键
框架无关 — 可与 React、Vue 和原生 JS 等一起使用

#Editor #Doc #Tool #GitHub GitHub - panphora/overtype: The markdown editor that's just a textarea https://overtype.dev
MinDoc - IT 团队适用的文档管理系统

https://github.com/mindoc-org/mindoc

MinDoc 是一款针对 IT 团队开发的简单好用的文档管理系统,基于 Golang 开发,可以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。

MinDoc 提供了项目管理、文档管理、评论管理、用户管理、权限管理等功能,能够满足大部分中小团队的文档管理需求。

项目管理:可以对项目进行编辑更改、成员添加、项目排序等
文档管理:添加和删除文档
评论管理:管理文档评论和自己发布的评论
用户管理:添加和禁用用户,个人资料更改
用户权限管理:实现用户角色的变更
项目加密:可以设置项目公开状态,私有项目需要通过 Token 访问
站点配置:多语言切换,可开启匿名访问、验证码等

#Doc #Tool #GitHub #DevOps GitHub - mindoc-org/mindoc: Golang实现的基于beego框架的接口在线文档管理系统
https://zed.dev/blog/why-llms-cant-build-software

大语言模型(LLMs)虽然擅长写代码和修复指出的问题,但它们无法像人类工程师那样建立和维护清晰的“心理模型”来理解需求与代码之间的差异,也难以有效迭代解决复杂问题。

⦁ 软件工程师的关键能力是反复构建“心理模型”:先理解需求,写出代码,再理解代码实际行为,发现与需求的差异并调整代码或需求。
⦁ LLMs 写代码没问题,也能响应修正提示写测试、加日志,但它们不会“知道”自己代码是不是真的符合需求,只能凭上下文和统计猜测,很容易在测试失败时陷入猜测和重写的死循环。
⦁ 人类工程师可以借助经验、思考和沟通来解决问题,调整思路;LLM 则缺乏内省和反思的能力。
⦁ LLM 常见的问题包括上下文遗漏、偏重最新信息(recency bias)和“幻觉”生成(hallucination)。
⦁ 未来若想让模型更好地参与软件开发,需要突破现有建模方式,赋予模型“记忆”、跳出线性上下文、实现更复杂的抽象和推理能力。
⦁ 目前理想的状态是人机协作,LLM 作为辅助工具,软件工程师仍是最终决策者和问题解决者。

换句话说,LLMs 能帮你刷代码块、撰写测试和文档,但它们还不能独立担负复杂软件开发的“思考”和“决策”重任。

#AI #Doc Why LLMs Can't Really Build Software
在 Android 设备上原生运行 Docker 容器,不使用虚拟机或 chroot

一些旗舰机的配置已经很高了,来跑个 ARM 容器也不错,适合折腾党

https://gist.github.com/FreddieOliveira/efe850df7ff3951cb62d74bd770dce27

一篇在安卓设备上运行 Docker 的教程。

内容包括从 Android 设备的 Root 权限获取,到内核编译和配置,再到 Docker 的安装与运行。

此外,教程中还讨论了运行容器时可能遇到的网络访问、共享卷、图形界面支持等问题,并提供了相关解决方案。

#Docker #Android #Doc This tutorial shows how to run docker natively on Android, without VMs and chroot.
Anthropic 官方推出的 Claude Code 免费课程 👉 《Claude Code in Action》

https://anthropic.skilljar.com/claude-code-in-action

指导如何使用 Claude Code 来加速开发工作流程,涵盖了文件操作、命令执行、代码修改、上下文管理、自定义工作流、扩展功能(如 MCP Server、GitHub 集成和 Hooks)等实用技术。
#AI #Doc Anthropic Courses
typikon - Markdown 转静态在线书籍

https://github.com/auula/typikon

Typikon 是一个将 Markdown 转换为在线书籍的工具(静态网页渲染)。

容易使用,UI 也不错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类似工具:

mdBook

GitBook

#Doc #Tool #GitHub GitHub - auula/typikon: Typikon lets you use markdown to write your online books.
https://manus.im/blog/Context-Engineering-for-AI-Agents-Lessons-from-Building-Manus

选择上下文工程:团队放弃端到端训练,选择基于前沿大模型的上下文工程,以实现更快的迭代和模型解耦。
KV-Cache 优化:高缓存命中率能显著减少延迟和推理成本,必须保持上下文前缀稳定、追加式记录,避免频繁变更上下文。
工具管理 —— 遮蔽而非移除:不在执行中动态更改可用工具,而是根据上下文遮蔽不需要的操作,防止缓存失效和模型混乱。
文件系统做“外部记忆”:将重要信息写入文件系统,超出上下文窗口的信息可随时读写,持久且无限容量。
通过“复述”操控模型注意力:不断重写如 todo.md 这类全局目标文件,把关键目标持续推进到模型注意力焦点。
保留“错误轨迹”:上下文中不掩盖失败 / 错误记录,让模型能通过真实反馈自我纠正,提升周期任务表现。
避免“Few-shot 陷阱”:上下文如有太多同质 action-observation 示例,模型容易机械模仿,需引入模板多样性打破模式。
#AI #Doc

---

如何构建 AI Agent 的上下文工程(Founder’s Park 的中文翻译版质量不错) Context Engineering for AI Agents: Lessons from Building Manus
https://innei.in/posts/tech/ai-coding-methodology-systematic-practice

本文系统梳理了 AI 辅助编码的方法论演进:最初的“提示工程”以线性交互为主,需多轮沟通但效率受限;“探索式工程”通过结构化需求分解与决策固化,降低重构风险;“上下文工程”则借助完整的项目背景和自动化 PRD 流程,使 AI 成为真正的技术协作伙伴。文章还强调持续积累知识图谱、规范化约束和模块化代码结构,实现 AI 与人类专业判断的有机结合,推动可复制、可持续、可扩展的团队智慧和编码效率提升。
#AI #Doc AI 编码方法论:从探索到精进的系统化实践
屏幕的工作原理【英文】

https://www.makingsoftware.com/chapters/how-a-screen-works

介绍了显示器(屏幕)的工作原理与发展历程,从早期的 CRT 到现代的 LCD 和 OLED 等技术,并展望了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。

#Doc link
Dosu - 将代码库转为知识库

https://dosu.dev/

Dosu 可以将代码库转化为动态知识库,帮助团队生成、分享和维护文档,适用于从工程到运营的所有团队成员。

Dosu 自动从代码、对话、工单和评审中生成文档,同时支持模板化操作和报告生成,便于追踪变化和功能演进。
Dosu 集成到现有工作流程中,提供答案共享、动态适应不同受众,并支持发布到多种文档平台(如 GitHub、Confluence、Notion)。
Dosu 通过多渠道更新和内置版本控制功能,确保文档与代码和工单的变化保持同步,并主动填补知识空白。

#AI #Tool #URL #Doc Dosu | Your best engineers shouldn't Q&A all day.
 
 
Back to Top
OKHK